给奥巴马当部长的朱棣文:50岁首回苏州老家称:我是完全的中国人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7:40 点击次数:182
朱棣文先是物理实验员,后来成了斯坦福大名鼎鼎的华裔教授,再之后踏入政坛,在白宫给奥巴马出主意呢,他的人生就像一出超精彩的大戏。
当所有中国人都觉得他已经顺利融入白人社会,成了美国政坛的精英人物的时候,他却冷不丁说出一句惊人的话,当着众人的面宣称: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!
朱棣文头上顶着好多光环呢,其中最让人忘不了的就是他诺贝尔奖得主这个身份啦。要知道啊,在那么多诺贝尔奖得主里,华裔学者那可真是少之又少,所以朱棣文能获奖就显得特别珍贵啦。
他凭借“激光冷却及捕获原子”这一技术,打败众多优秀的竞争对手,从而崭露头角。这一技术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当深奥晦涩,可在当时的物理学界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突破。有了这项技术,卫星定位和测量的精准度会大幅提高。
1997年,朱棣文得知获奖消息的那天早晨,他还没起床呢,家里的座机就叮铃铃响起来了。接电话的时候,他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。电话那头告诉他,他得奖了。朱棣文当时感觉像在做梦似的,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了。打完电话,他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学校了。
朱棣文走上物理这条路的历程特别有趣。
朱棣文生于1948年,他家学术氛围可浓了,一家就出了12个博士,那就是个学者世家啊。有这些厉害的长辈在,小朱棣文就显得没那么出众,甚至有点不起眼。
直到中学,他的成绩都不算出众,好几次申请学校都没了下文。家人都不怎么看好他,觉得他脑子不太灵光。他们甚至给朱棣文规划好了人生道路——搞建筑,毕竟在技术难度方面,肯定是搞建筑更适合“脑子不太灵光”的朱棣文。
可他很倔强,还是遵循自己的本心,一直坚持选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专业。
朱棣文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发力,在物理研究这一块不断奋勇前行。30岁的时候呢,他就成功进入了贝尔实验室,那可是好多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。他日后在物理领域取得的众多成果,都表明他最初的选择没错。
后来有人问到这些事的时候,朱棣文感触颇深。他认为中美教育最大的差异可能就在这儿呢,国外是鼓励人们顺着自己的兴趣去发展的,很看重创造性的培养;而华人就比较实际些,更多的是考虑将来的发展和就业问题。
1987年,朱棣文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心,他想从纯研究的圈子迈进教学的圈子,培育一群出色的后起之秀,好让物理研究薪火相传。就在这一年,他成了斯坦福大学教授团的一员。
朱棣文自己开始教课之后,特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,他的课堂氛围始终轻松又活泼。有时候学生在实验室搞研究碰到难题,一个个都苦着脸,朱棣文就会进去活跃一下气氛,讲笑话把他们逗乐。不少学生都特别喜欢这个亲切又幽默的华裔教授,选他课的人也越来越多了。
朱棣文在投身研究和教育好几十年之后,又有了新的念头。他发觉世界各国的环境和能源问题愈发严重了,怀着一种为民众谋福祉的使命感,他踏入了能源领域,研究方向也跟着作出了重大调整。
他进了美国成立最早的那个实验室,专门搞能源研究这一块。朱棣文这人的想法就是,做啥事儿就得做到顶好,他在能源这个领域也弄出不少成果呢。
朱棣文表现得相当精彩,这很快就被奥巴马留意到了。2009年的时候,他的人生迎来了新的转机,奥巴马邀请他出任能源部部长。
在美国政坛,这可是个特大新闻。朱棣文之前压根就没干过行政工作,是以纯粹科学家的身份进来的。不过他很快就用实际行动表明,自己这个华裔学者不比任何人差。
朱棣文在美国学界威望极高,经他一号召,好多优秀科学家就都加入到他的研究团队里去了,这就使得联邦政府的能源工作干得红红火火的。尤其是在清洁能源这块儿,朱棣文的研究可给美国帮了大忙了。
朱棣文取得的优异成绩让奥巴马相当满意,奥巴马甚至都打算继续提拔朱棣文,想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呢。可朱棣文对从政没啥兴趣,到了2013年,他就又回归到自己喜爱的领域,接着搞研究工作去了。
许多人有着刻板观念,觉得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朱棣文会忘本,可事实并非如此,他对祖国的感情一直特别深厚呢。朱棣文祖籍江苏,成名之后,他悄悄给当地一所学校捐了款。回故乡探亲的时候,他还专门给学校题字留作纪念,并且表明自己是个中国人。
前几年举办科学家论坛的时候,朱棣文被邀请去讲话了。他特别热情地鼓舞研究者们,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和热爱,走自己的路。
搜狐专访 | 华裔科学家朱棣文:70年的时光,怎样才叫“不枉此生”?
澎湃新闻的“WLA科学家说”里,朱棣文讲过,他也曾自我安慰,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或许会默默无闻呢。
#百家说史迎新春#

